行夸奖道。
宋澄躬身行礼,并没有因为这一句夸奖的话而自鸣得意:“太后谬赞了!臣生来脸黑,唐突了太后,还请太后原肴!”
王太后微微一笑,话锋一转,问道:“宋大人,关于此次乾清门和清宁宫纵火案,你是怎么看呢?”
此话一出,在场的太监和宫女纷纷扭头望向宋澄。
此次的纵火案是弘治朝以来最严重的事件,虽然仅仅烧掉乾清宫的两根柱子,但性质可谓是十分恶劣。
现在案子已经交给了刑部尚书宋澄,而宋澄将会成为破案的关键人物,而他的调查结果将会影响后宫的格局。
“回太后,微臣办案一向注重证据,不会凭空怀疑任何人。若要有定论,必须依据确凿的证据。”宋澄从来都不是一个乱说话的人,当即一本正经地表明立场。
王太后的嘴角微微上扬,却是继续纠着这个问题不放:“宋大人,你可曾怀疑是清宁宫的人在贼喊捉贼?”
“臣不敢胡乱猜测,但亦不会放过任何一种可能性,请太后容臣先行调查!”宋澄心里微微一动,却是十分冷静地道。
其实他哪可能不会进行猜测,但这种立场不可能说出口,一切都要通过纵火现场寻得线索进行慢慢调查。
若说皇宫之中,有谁敢谋害皇帝,又从皇帝的死中获益,那么最大的嫌疑人自然是清宁宫的太皇太后。
太皇太后虽然是皇帝的亲奶奶,亦是太皇太后亲自将皇帝抚育长大,但两个人的关系早已经决裂。
皇帝当年为了夺得军权和推动国家改革,先是以谋反的罪名将太皇太后的弟弟周寿诛了九族,而后最后一个弟弟周域同样被推上了断头台。
此后,周太皇太后的女儿重阳公主及女婿,同样被皇帝论罪处死。
这么多年以来,因为那一段恩怨,皇帝和太皇太后的关系已经降到冰点。太皇太后不再见皇帝,而皇帝亦不再前往清宁宫问安,两个人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势头。
现在六宫的关系十分和睦,而王太后的地位亦是得益于弘治皇帝,所以周太皇太后才是第一嫌疑人。
虽然她居住的清宁宫被烧毁,但正如王太后所猜测的那般,没准这是周太皇太后贼喊捉贼的把戏。
正是如此,哪怕宋澄在进皇宫之前,虽然心里有着其他的怀疑对象,但亦是同样对周太皇太后产生了怀疑。
王太后点了点头,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:“哀家就喜欢你这般谨慎的态度!皇宫之中,人心复杂,希望你能查清真相,将意图谋害皇帝之人掀出来,还皇宫一个清净。”
“臣定不辱使命!”宋澄暗松一口气,当即郑重地表态道。